等级保护是对信息和信息载体按照重要性等级分级别进行保护的一种工作,指对国家重要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
为避免过度保护或疏于防范的情况,减少资源浪费等,建议聘请或咨询专业的等级保护服务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
二级等保测评:收费标准一般在5万至8万元人民币之间。
三级等保测评:收费标准一般在7万至15万元人民币之间。
四级及以上等保测评:由于涉及的内容更为复杂,收费标准通常会更高。
软件等保测评收费标准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测评级别、系统规模和复杂性、评估师的经验和资质以及评估所需位置等。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等保测评)的二级和三级收费标准因地区、系统规模、复杂程度和安全等级等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二级等保测评的费用大致在5万至8万元/项目之间,而三级等保测评的费用则在7万至10万元/项目之间。然而,这些费用并不包括可能的整改费用。
等保测评包括定级、备案、测评、整改、监督检查五个阶段,周期为一到两个月。
测评针对系统、物理环境、安全设备等,发现不符合项需整改并重新测评。等级保护工作不仅限于测评,还包括查漏补缺和提升安全防护能力。三级系统每年测评一次,二级系统每两年测评一次。
1. 物理安全:包括信息系统的物理环境安全,如设备安全、场地安全等。这需要对机房环境、设备设施、供配电、防雷接地等进行检测。
2. 网络安全:主要评估信息系统的网络架构、网络设备、通信协议等的安全性。包括网络边界防护、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方面的内容。
3. 主机安全:对信息系统中的服务器、终端等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包括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应用程序安全等。
4. 应用安全:评估信息系统的应用软件、Web应用等的安全性。包括身份认证、授权管理、数据加密等方面的内容...
金融行业: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
电信行业: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等。
能源行业:核能、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企业。
交通运输行业:飞机、船舶、铁路等系统对于安全性的要求极高。
医疗行业:医院、医疗机构,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教育行业:大学、学院等教育机构。
政府部门和政府机构:各级政府部门、公安、国防等机构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等级保护测评和认证。